蘭炭名稱的由來
上世紀陜西神木府谷及周邊人們把煤炭燃燒過后剩下的炭叫做蘭炭。后來,因蘭炭的顏色呈藍幽幽的特點,并體現當地半焦的特性而正式命名為蘭炭。從歷史和民俗流傳中,民用手工藝人鐵匠、銅匠等利用蘭炭熱值高特性鍛造金屬,也有民用燃燒取暖等等。
國內蘭炭產業的發展
我國對煤的低溫熱解研究始于1927年,工業化始于抗戰時期,日本在撫順建立了11臺門德式煤低溫干餾爐,1944年又在遼寧錦西建了兩臺魯奇爐。到日本投降時,這些設施基本破壞無疑。建國后,原燃料工業部及石油管理總局恢復了錦西低溫干餾爐,并帶動了國內煤低溫干餾發展,撫順石油四廠抽檢了一套實驗設施,1955年11月兩臺爐投產,1957年三四臺爐投產且達到450噸/天的當時世界先進水平。1958-1959年間,在石油工業部統一安排下,各地建立了一大批熱解工廠。
50年代末-60年代后,大慶油田的發現,使我國的煤低溫干餾也逐漸停下來,國內石油煉制工業和石油化工迅速發展,以煤為基礎的乙炔化學工業地位大大降低,促使煤低溫熱解大型工業生產暫時中斷,國內各省煤低溫熱解項目紛紛下馬,但是美國、前蘇聯、日本、波蘭等國對煤熱解的化學反應、熱力學和動力學、熱解機理、模型以及爐型和加氫熱解、催化熱解、超臨界熱解、微波熱解等繼續進行了研究,取得一些重要成果。
80年代初,國內鐵合金生產所需無煙煤奇缺,焦粉等品質又難以滿足鐵合金需求。1983年10月用大同煙煤塊在大連煤氣公司進行制取半焦工業性實驗,并用大同半焦在首鋼鐵合金廠1800KVA工業電爐內冶煉75%硅鐵,取得生產每噸硅鐵節電369kwh,節焦98kg的效果。
1986年在大同左云縣建設國內座熱式直立爐1.5萬噸,即用煙煤塊制取半焦的工業性師范生產裝置,用于生產鐵合金專用焦。該裝置于1991年4月一次投料成功,生產出的鐵合金專用焦及低溫煤焦油。
90年代以來,隨著油價攀升,各國紛紛加大對煤低溫熱解技術的研發。但目前國外仍處于研究階段,未處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裝置建設的報道。我國在進行工業化試驗和生產,內熱式直立爐、外熱式直立爐、外燃內熱式、回轉爐、帶式爐、無熱載體等一大批新工藝、新爐型紛紛出現,全國建設了產能近億噸的中低溫熱解裝置,煤的中低溫熱解逐步成為氣化、液化、焦化外的煤炭第四條轉化路徑。
90年代初,陜西省神木縣引入半焦工業技術,利用當地的煤炭資源,憑借神木煤的優勢,在當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,蘭炭在神木迅速發展壯大,而進入國家目錄。